勉学诗 其二

树木生有枝,子弟教及时。
七年异男女,八岁分尊卑。
二五学书计,逢人多礼仪。
二五学射御,四五加冠緌。
今来谩不省,古道当如玆。
欲作高高台,为尔宽作基。
欲求深深井,为尔远为期。
不闻邹孟学,还自俎豆嬉。
人材日衰少,善保膝下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勉学诗其二”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述树木生长、子弟教育等自然和人文现象,表达了对古代教育和人才成长的感慨与期望。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品内容
  • 教育及时:诗句“树木生有枝,子弟教及时”,描绘了树木生长的规律性,比喻为子弟的教育应适时而教。
  • 男女异序:提及“七年异男女,八岁分尊卑”,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男女角色的不同期待和规范。
  • 学习礼仪:强调了学习礼仪的重要性:“二五学书计,逢人多礼仪”,指出学习书写和礼仪是每个孩子应有的基本技能。
  • 射御技艺:描述了学习射箭和驾驭战车等武艺的必要性:“二五学射御”,意味着武艺的练习对于培养个人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 成人礼遇:“四五加冠緌”,指的是男子在适当的年龄要举行冠礼,象征着成年和责任的开始。
  1. 作者简介
  • 方孝孺:方孝孺(1357年—1402年),字希直,号逊志,明初文学家,学者。他以文名于世,尤擅长散文和诗歌。方孝孺的作品多涉及政治、道德和哲学问题,其诗作《勉学诗其二》便是其中之一。
  1. 艺术成就
  • 意象运用:诗歌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树木生有枝、子弟教及时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语言,还深刻表达了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时代背景。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知识和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传统价值的重视。
  • 格律严谨:诗歌严格遵循古典诗歌的韵律规则,展现了方孝孺在诗歌创作上的严谨态度和高超技巧。
  1. 历史意义
  • 反映当时社会:这首诗反映了明初社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期望。
  • 影响后世: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方孝孺的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也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方孝孺的《勉学诗其二》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反映了明代的教育思想和文化风貌,对于今天的读者仍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