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对雪

江城燎火正凝霞,密雪旋迷十万家。
却向垆边飞作雨,偶经灯畔落成花。
力侵衣絮心同冷,光映窗纱发并华。
诘旦祝禧先有瑞,会从龙象曳袈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除夜对雪》是明代诗人方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除夕之夜的雪景,也反映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哲思。下面将介绍这首作品: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方泽,字云望(又名冬溪),号无参,是明代浙江嘉善人。他入秀水精严寺为僧,嗣法于济法舟,戒学俱高,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的诗歌创作在明代有着较高的地位,与当时许多名士都保持友好的关系,其作品被后世广泛传颂。
  • 创作时期: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尚不详,但据记载,方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在当时已经颇有影响。
  1. 诗歌内容
  • 主题表达:《除夜对雪》通过描绘除夕之夜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新年到来的喜悦和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雪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诗中的“力侵衣絮心同冷,光映窗纱发并华”等句子,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1. 历史地位
  • 文学史价值:《除夜对雪》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研究明代诗歌发展的重要材料,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和学习古代诗歌创作的窗口。
  • 文化传承: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除夜对雪》对后世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读者评价
  • 文学评价:这首诗被认为是明代诗歌的经典之作,被后世多次引用和赞誉。学者们对其艺术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价。
  • 社会反响:在民间,这首诗也广为流传,成为人们春节期间必赏的文学作品之一。其深入人心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夜对雪》不仅是明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欣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