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霄台和丁近斋

殊方久客情难遣,高阁同登意忽开。
遏日高帆过西峡,霾云古树压南台。
沙村近带农田出,海岸遥看买舶来。
醉下虚亭寻古迹,断碑危碣半莓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邻霄台和丁近斋》是明朝诗人毛伯温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乌石山的制高点——邻霄台的景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丁近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及注释:《邻霄台和丁近斋》的诗歌原文是一首七言绝句,全文如下:
    > 遏日高帆过西峡,霾云古树压南台。
    >
  2. 诗歌赏析与译文:此诗描绘了作者在乌石山邻霄台上远眺的情景。诗中的“遏日高帆过西峡”形象地展现了船只穿过峡谷的景象,而“霾云古树压南台”则描绘了南台上厚重的雾霾与古树相映成趣的画面。整首诗通过对邻霄台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又静谧的氛围。
  3. 作者简介:毛伯温是明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大气著称。尽管关于毛伯温具体的生平事迹已无从考证,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流传至今,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4. 诗意与意境:诗中的“南台二十四松厅”和“上应微垣执法星”等词汇,都透露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息,使人联想到古代皇宫或者重要的宗教场所。这种通过自然景观来隐喻某种精神境界的手法,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境创造。

《邻霄台和丁近斋》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之间关系的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毛伯温精湛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美学追求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