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 寄沈戒凡东流

默坐俄成笑,狂思更惹愁。
尘缘何事苦攀留。
纵使重重缠缚,也须休。
萍散无根草,蓬飘不系舟。
眼前相聚总浮沤,拚逐一江春水,向东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柯子·寄沈戒凡东流》是明末清初诗人毛莹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成就,而且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该词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南柯子·寄沈戒凡东流》的作者是毛莹,字湛光,号大休老人,苏州府吴江县人。毛莹虽为诸生,但在入清后选择隐居,不问世事。其作品《晚宜楼集》展现了他的文学造诣和高洁的品格。毛莹与屠彦徵、徐汝璞、郑国任等人在周庄结社时,留下了许多诗篇,这些诗作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 原文及译文:词的原文如下:
    默坐俄成笑,狂思更惹愁。
    尘缘何事苦攀留。
    纵使重重缠缚,也须休。
    萍散无根草,蓬飘不系舟。
    眼前相聚总浮沤,拚逐一江春水,向东流。

  3. 词作赏析:毛莹在创作中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理解。此首《南柯子》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生如梦,世事如云的景象。“萍散”和“蓬飘”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漂泊,同时也暗含着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感慨。“向东流”则暗示了无论人生经历多少波折,最终还是要归于平静和自然之中。全词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以及对生命真谛的探求。

  4. 背景与影响:毛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诗词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词作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了后世。毛莹的作品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的谈资,更是后人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他的作品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都有着重要的位置,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南柯子·寄沈戒凡东流》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毛莹个人情感、哲学思考和艺术追求的体现。通过对该词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观念。同时,它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起落和变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