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槿枯荣安足问,山中久断攀缘。
当窗烟月浩无边。
数杯春酒后,蝶梦已翩翩。
梦醒依希怀旧友,几经促膝灯前。
风尘遥隔路三千。
他年重入社,名姓恐茫然。
临江仙 怀旧
介绍
《临江仙·怀旧》是一首词,由毛莹创作于明朝时期。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临江仙·怀旧》是由明朝的毛莹创作的。毛莹(1594—1670后),字湛光,一字休文,晚号大休老人,原籍明苏州府吴江县,初名培徵,后改名为毛莹。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以诗词创作闻名于当时,并在康熙九年与屠彦徵、徐汝璞、郑国任在周庄结社,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词作原文:朝槿枯荣安足问,山中久断攀缘。当窗烟月浩无边。数杯春酒后,蝶梦已翩翩。梦醒依希怀旧友,几经促膝灯前。风尘遥隔路三千。他年重入社,名姓恐茫然。
情感表达:在《临江仙·怀旧》中,毛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与向往。词中的“朝槿枯荣”与“山中久断攀缘”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更隐喻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梦醒依希怀旧友,几经促膝灯前”则直接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追忆与怀念,反映了一种深深的情感纽带。
艺术特色:毛莹在《临江仙·怀旧》中运用了清宁、婉约的笔触,使得整首词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清新脱俗的艺术魅力。该词的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的结构,使得整首词在朗读时音节流丽,声情掩抑,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文学价值:毛莹的作品《临江仙·怀旧》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意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让读者感受到了古人对于友情、故乡、自然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感慨。此外,该词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临江仙·怀旧》不仅是明代文人毛莹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块瑰宝。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学习和借鉴的经典。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