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夜雨

二月馀寒在,高斋听雨眠。
夜愁牵往事,春梦入芳年。
才拙官何补,家贫俸未捐。
遥怜镜湖水,重负杏花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豫章夜雨》是一首出自明代的诗作,由来三聘所作。该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人生及社会的独特感悟。下面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人简介:来三聘,字仲达,号豫章。他生活在明末清初,其诗歌创作在当时颇受欢迎。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诗词原文:二月馀寒在,高斋听雨眠。夜愁牵往事,春梦入芳年。才拙官何补,家贫俸未捐。遥怜镜湖水,重负杏花天。
  3. 诗歌赏析:《豫章夜雨》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高斋听雨眠”、“夜愁牵往事”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思绪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同时,“才拙官何补,家贫俸未捐”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个人境遇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4. 文学价值: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豫章夜雨》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明末清初的社会状况和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这种深入探讨不仅丰富了人们对古代文学的认识,也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豫章夜雨》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更是明末清初社会风貌的缩影。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