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关帝集

万古纲常任两肩,尘寰何物挂心田。
当时若见邹夫子,定许寻盟论浩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关帝集》是明代诗人辛全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内容,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与道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坚守和尊崇。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题关帝集》:

  1. 作品原文
    万古纲常任两肩,尘寰何物挂心田。
    当时若见邹夫子,定许寻盟论浩然。

  2. 创作背景
    据《古今图书集成·关圣帝君部》记载,《题关帝集》的创作时间为明朝万历十八年十二月十九日,由礼部咨请总督河道右都御史潘季驯呈报。当时正值汝宁寿泗一带因霪雨连绵导致淮水暴涨,至二十八日雷雨交作,西风骤急,高堰将危。在这种严峻的自然背景下,诗人辛全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历史英雄关帝以及儒家思想“纲常”的崇敬。

  3. 作品鉴赏

  • 主题思想:《题关帝集》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历史道德规范的坚守。诗中“万古纲常任两肩”,象征着道德和正义的重任始终悬挂在人们的心头;“尘寰何物挂心田”则反映出现实社会中道德价值的淡漠。
  • 艺术手法:辛全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反衬出社会的道德危机。同时,通过引用古代人物邹子(即邹衍)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深度。
  • 语言风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用词考究,既体现了诗人扎实的古文功底,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1. 文学影响
    《题关帝集》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儒家思想、传统道德观及历史哲学的宝贵资源。特别是诗中对历史英雄和道德规范的颂扬,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激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辛全的《题关帝集》不仅是明代诗歌的杰作,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一位读者深入研读与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