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百岁走苍蛟,日夜松声如凤匏。
山人有约赋归去,我亦来借白云巢。
题松下丈人图二绝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松下丈人图二绝其一》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山间松下相会,共话友情的情景。
首联“松下相逢无问因”,描绘了一幅山间松下两位友人相遇的温馨场景。诗人没有询问朋友为何在此相会,而是直接表达出对这种偶然相逢的珍惜。
颔联“只今惟有贺知章”,则通过回忆贺知章(唐代著名文人,曾任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的故事,表达了对友人深厚友谊的赞赏和怀念。贺知章晚年隐居于嵩山,与松树结缘,被后人称为“松龄先生”。这里以贺知章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颈联“我辈岂是蓬蒿人”,则是诗人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并非出身显赫或有地位的人,与贺知章的隐逸生活相比,显得有些平凡。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朋友的尊重和羡慕之情。
尾联“何须待作清秋曲,已醉前溪月色。”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明,既然已经与朋友们共度了美好的时光,何必再等待秋天到来去创作曲子呢?他们已经陶醉在这片月色之中,无需再去追求什么。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题松下丈人图二绝其一》通过对友人相聚的场景描绘以及对贺知章的追忆,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还展现出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现实的淡泊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