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傩得树,蓊蔼近千章。
覆亩称槐国,穿花尽柳行。
参差云物见,指点画图张。
高阁知何极,西山在夕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亭台傩得树,蓊蔼近千章。
覆亩称槐国,穿花尽柳行。
参差云物见,指点画图张。
高阁知何极,西山在夕阳。
《春日万都尉仲晦邀游白石园同汪梧丘吏部朱白岳侍御李于鸿大理》,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杜甫在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杜甫和好友们一起游历成都西郊的百花潭,登上白石塔,欣赏周围的自然风景。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波平岛屿明。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客到茶烟起,家贫酒力薄。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友情与乡愁的诗歌。诗中通过对白鹭洲的自然景观、竹林和山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