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长人赴蕲州 其一

一官何屡换,远刺楚江矶。
闻说台仍玉,相传水字浠。
出都宫柳绽,之任鳜鱼肥。
见子南辕发,令人怅夕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钱长人赴蕲州 其一》是明代诗人沈守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送别的深情与离愁别绪,以及作者对友人的祝愿和对未来的期许。在理解这首诗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1. 诗歌原文
  • 首句“一官何屡换,远刺楚江矶”:表达了送别之际,对于官职变迁的感慨。
  • 次句“闻说台仍玉,相传水字浠”:通过“台仍玉”和“水字浠”两个典故,形容了地方的美好和环境的独特。
  • 第三句“出都宫柳绽,之任鳜鱼肥”:描绘了离开京城时的景色和期待新职上的生活。
  • 末句“见子南辕发,令人怅夕晖”:以夕阳西下的景象,表现了送别时刻的不舍和惆怅。
  1. 写作背景
  • 作者介绍:沈守正,明代浙江钱塘人,字允中,又称迂、无回。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擅长画艺的艺术家。其作品多样,包括诗集《雪堂集》等。
  • 时代背景:创作这首诗的背景是在明朝中叶。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为文人提供了广阔的文化空间和创作素材。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诗中大量使用意象如“宫柳绽”、“鳜鱼肥”,这些生动的形象不仅美化了诗句,更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情感的传达:整首诗充满了离别的情感,通过细腻的语言将个人的情感转化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望,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
  1. 思想内容
  • 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首诗中,作者对朋友的关怀体现在字里行间的细致入微,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彼此未来的美好祝愿。
  • 对仕途的看法:通过对官场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对政治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复杂情感。
  1. 历史意义
  •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送钱长人赴蕲州 其一》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风貌。
  • 艺术成就:沈守正的文学成就不仅限于诗歌,还包括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他的多才多艺。

《送钱长人赴蕲州 其一》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的真挚感情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