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赠客

太平时节一闲身,朝出松间拾委薪。
渔去忽疑空大泽,樵来还可当嘉宾。
野心荡漾随流水,云影差池落近邻。
溪女能歌采莲曲,钢刀如水刽双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居赠客》是明代诗人沈一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沈一贯,字肩吾,号龙江,浙江鄞县人。他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有“文恭”之谥。
  • 他的生平经历了从政到辞官的全过程,在历史和政治舞台上有着丰富的经历。他的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
  1. 诗歌原文
    太平时节一闲身,朝出松间拾委薪。
    渔去忽疑空大泽,樵来还可当嘉宾。
    野心荡漾随流水,云影差池落近邻。
    溪女能歌采莲曲,钢刀如水刽双鳞。

  2. 诗歌解析

  •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一个宁静和平的环境中的生活状态。早晨,他在松林间捡拾柴火,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诗人通过对比“渔去”与“樵来”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的互动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即使是简单的劳动活动,如拾柴、打鱼或砍柴,也能带来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 诗中的“野心荡漾随流水,云影差池落近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通过水流与云影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 “溪女能歌采莲曲”一句则展示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通过歌声和舞蹈,人们与自然紧密相连,享受生活的乐趣。
  • 最后一句“钢刀如水刽双鳞”,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过于复杂和繁华生活的反思。
  •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歌颂,传达了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1. 艺术特色
  • 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每个句子都如同一幅精心构图的画卷,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 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丰富。例如,“野心荡漾随流水”不仅形容了心情的自由自在,也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宽广。
  • 这首诗在结构上也十分独特,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明快而富有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影响
  • 《山居赠客》不仅是沈一贯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明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它对后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在文学史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被视为明代诗歌的经典之作,被后人不断传颂和研究。
  • 此诗的创作背景、艺术手法和主题思想等,为后来的文学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山居赠客》不仅是沈一贯个人的杰作,更是明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心灵自由的生活理念。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影响,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