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使君考绩之京

嗟余还印组,三岁别方城。
每愤诸边动,长怀万里行。
闻君将上计,愁望不胜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使君考绩之京》是明代诗人李昌祺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李昌祺,字昌祺,江西庐陵人,生于永乐二年(1404年),是一位有才华且多产的诗人。他早年考取进士,曾任职吏部,后因事被贬。李昌祺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诗歌方面,他擅长五言诗的创作,其作品多反映出他对时事的关心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 文学成就:李昌祺的诗歌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而著称。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能够抓住读者的情感,引发共鸣。同时,李昌祺也注重诗歌的社会价值,他的许多作品都带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诗歌原文:三年参省政,千里献民庸。寮寀勤劳共,兵氓爱慕同。柳亭张饯席,桃浪送征篷。天上乘槎客,江边卧辙翁。橹声摇落月,帆势快长风。浩荡淮流壮,嶙峋岱岳雄。金台红日下,贝阙彩云中。清慎闻群辟,廉能彻九重。陛陈嘉绩最,阶授散官崇。复职纡新眷,辞朝返旧封。桓桓方叔烈,恋恋子牟忠。苏息怜诸郡,旬宣仗数公。追呼鞭朴少,饱暖岁时丰。去路应逢夏,回程莫待冬。诗欣千首富,钱笑一文空。但觉烟霄迥,惟知雨露浓。棠阴城下路,歌咏走儿童。
  • 艺术特色:此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如饯席、舟行等,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人物的心情和环境的氛围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在艺术表现上,李昌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更具哲理性和启示性。
  • 主题思想:虽然此诗没有直接明说政治理想或社会批判,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通过对友人赴任的描述以及对其未来的期望,李昌祺传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以及对国运的担忧和期待。
  1. 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明代是一个封建王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忧思。李昌祺的这首《送张使君考绩之京》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
  • 文化传承:李昌祺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即使在今天,其作品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昌祺的诗作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明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窗口,对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送张使君考绩之京》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古诗,它凝聚了李昌祺的深厚学识、丰富情感和高尚情操。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也是对国家前途的关切。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学习,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智慧和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