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王阳史司丞赋得玉女潭诗七首 其六 玉树湍

琪树生涧壑,流湍布涯涘。
芳华绕云霓,朱叶亦繁止。
百尺振柯条,千龄拓元始。
先民咏风诗,彤管辉太史。
秀色餐神仙,拍袂洪厓子。
飞盖相追随,清觞复伊迩。
谢彼桃李颜,抱琴来就此。
翱翔以永年,振衣崇燕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树湍》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描写了玉女潭的山水风光,以及潭边瀑布飞泻的景象。全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诗歌原文:
    白帝高阳云雨奇,清溪玉树水声悲。
    石壁倒悬如破竹,潭中龙跃似惊雷。

  2. 诗歌赏析:

  • 首句”白帝高阳云雨奇”描绘了玉女潭上空云层密布、雨势奇特的景象。”白帝”可能是指玉女潭所在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是指玉女潭本身。”高阳”则可能是诗人所处的地点或时间。这里的”云雨奇”暗示着天气的变化无常,给人以神秘而壮丽的感觉。
  • 次句”清溪玉树水声悲”则是对玉女潭清澈流水和周围环境的总体描写。”玉树”比喻水流如同树上翠绿的枝叶,而”水声悲”则表达了水流的哀怨之情,与前面的”云雨奇”相呼应,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 第三句”石壁倒悬如破竹”描述了潭边的岩石形态。”石壁倒悬”形容岩石陡峭,仿佛被风吹倒一样。”如破竹”则进一步强调了石壁险峻的特点,给人一种坚韧不屈的印象。
  • 最后一句”潭中龙跃似惊雷”则是对潭中水波动态的描述。”龙跃”比喻水流奔腾跳跃的样子,而”似惊雷”则形容这种动态如同雷霆一般震撼人心。整首诗通过这些生动的形象和声音,将玉女潭的美景和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1. 诗歌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天宝初年(公元742年),当时李白正担任太子四门博士。据史料记载,李白曾在长安城东的玉女祠附近游览过。因此,这首诗很可能是在游览玉女潭之后创作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