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烈烈动征旗,南国悠悠感我思。
属玉宫中香气满,黄金台畔漏声迟。
旧从丹阙陈书疏,忆向金吾别帝畿。
迁谪已无王国相,薄游犹有习家池。
肝肠最苦人难识,名姓空为众所知。
马援去家长作客,少陵生已不逢时。
近闻邸报频搔首,又遇边声早着眉。
虎帐兜鍪悬未得,柳营笳管梦堪疑。
将军挂印空如斗,节制谈兵正似棋。
肮脏征夫心不分,凄凉士卒色常饥。
铁衣自苦飘摇恨,彩缯谁争献纳仪。
马骨清高逾水岸,弓弦断绝挂林埘。
狼烟已作匈奴堠,鸟道斜张汉将旗。
幕府报功谁氏首,衰衣空泣道旁碑。
平生所学知何事,一日当涂乃尔为。
心畏权门蹲谷虎,意轻朝命薄霜枝。
败兵南诏翻称捷,失节东隅倒是奇。
总为人臣轻节义,遂令世道缺纲维。
怀奸自忍忘恩泽,结党何须及叛离。
甲第荧煌分苑树,登歌杳袅杂宫词。
南曹北馆皆门下,东贾西商尽指颐。
大内交游亲似水,禁中消息密于丝。
心希董卓黄金坞,手受留侯白玉卮。
尹氏世卿门赫奕,田鼢吏禄路逶迤。
揣摩几事惟林甫,窃弄威权傲李斯。
新进郎君荣曲宴,旧游将帅秉旌麾。
曹瞒为计如狐豕,司马之心在路歧。
曾受清朝三载禄,不甘邪党一毫欺。
春秋讨贼宣尼笔,宋室诛奸石介诗。
安得当朝忠义士,早除君侧九层危。
忧怀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忧怀诗》是一首由中国古代诗人刘基创作的抒情诗。该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至今仍被广泛传颂。下面将详细介绍《忧怀诗》:
- 作者背景:
- 刘基(字伯温),号潜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战略家,也是明初的开国元勋之一。他生活在元末明初,经历了复杂的政治变迁和社会动乱,这些经历在其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忧怀诗》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在动荡年代中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诗中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 文学风格:
- 《忧怀诗》以其深沉的忧患意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诗人展现了一幅幅充满哲理的意境画面。这种风格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在艺术的海洋中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和个体的情感。
- 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如“旧从丹阙陈书疏,忆向金吾别帝畿”等,这些表达方式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采,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 艺术成就:
- 在形式上,《忧怀诗》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当时已经非常成熟,而刘基的运用更加凸显了其艺术造诣。他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古典诗歌的魅力。
- 从内容上讲,《忧怀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面对现实苦难时的坚强不屈。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 历史影响:
- 《忧怀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在其作品中借鉴了刘基的诗歌技巧和表达方式,使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在文学史上,《忧怀诗》与《咏怀八十二首》并列,被认为是魏晋时期政治抒情诗的重要代表。它不仅提高了五言诗的表现艺术,还对整个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对《忧怀诗》及其作者刘基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学追求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从文学风格、艺术成就还是历史影响来看,《忧怀诗》都值得每一个文学爱好者深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