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十九

神藻生常识,玄机即迩言。
听聪通四耳,悬解彻三门。
画璧图仙史,彤箫折道论。
真风平地起,妙理匹夫存。
野鸽犹传法,游鱼亦讯喧。
音从万象起,观世得心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步虚词二十三章·其十九》是明朝诗人沈鍊的作品。在这首诗中,沈鍊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将道家的神仙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原文内容
  • 神藻生常识,玄机即迩言。
  • 听聪通四耳,悬解彻三门。
  • 画璧图仙史,彤箫折道论。
  • 真风平地起,妙理匹夫存。
  • 野鸽犹传法,游鱼亦讯諠。
  • 音从万象起,观世得心源。
  1. 译文注释
  • 神的教化自然而生,玄妙的道理近在眼前。
  • 听觉灵敏,能够听到四邻的声音;智慧深远,能够理解三教的教义。
  • 绘制壁画来描述仙界的历史,用红色箫声来讨论道德问题。
  • 真正的风从地上升起,高深的道理普通人也能领悟。
  • 野鸽子还能传递佛法,游鱼也能传播消息。
  • 声音从万物中产生,观察世间就能得到内心的启示。
  1. 作品赏析
  • 诗歌开头“神藻生常识,玄机即迩言”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哲学的理解,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有其内在的原理和规律。
  • “听聪通四耳,悬解彻三门”则展示了作者对于听觉敏锐和理解能力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1. 评析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深刻,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将道教的神仙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 诗中不仅描写了仙人的超凡脱俗,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间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对于宗教、哲学的兴趣。
  • 作为文人,沈鍊在面对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时,可能会借助道教的思想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越。

这首诗不仅是对道教仙境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抒发。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观察,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自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