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虞山与吴匏庵同赋

虞山我邻境,欲往路非遥。
比来无好抱,风日虚春朝。
兹藉嘉友兴,理舟访岧峣。
渐喜苍翠近,豁眼岚霏消。
上有古松杉,落落旌幢标。
其下见行人,往来杂僧樵。
我坐意亦驰,岂伺双屐超。
何异谢康乐,巫湖睡且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望虞山与吴匏庵同赋》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句:

  1. 水国烟波渺渺愁,

  2. 风帆片片过江流。

  3. 舟中遥望苍茫处,

  4. 疑有吴山在画楼。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坐在船上眺望虞山时的景象,以及与友人吴匏庵一同赋诗的情景。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1. “水国烟波渺渺愁”:这句表达了作者身处水乡的感受,用“渺渺”形容水面广阔无边,给人以迷茫、忧郁之感。
  2. “风帆片片过江流”:描绘了船只在江面上缓缓前行的情景。风吹动着船上的帆影,在水中形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