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落木正萧萧,野客寻诗破寂寥。
一路夕阳秋色里,不知吟到段家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溪山落木正萧萧,野客寻诗破寂寥。
一路夕阳秋色里,不知吟到段家桥。
《溪山落木图》是明代诗人沈周创作的一首诗,而非绘画作品。《溪山落木图》以其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诗句,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手法。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长洲(今苏州)人,是明代著名的文人画家。他隐居乡里,奉母耕读,终身不仕。他的诗作和画作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沈周的诗作风格独特,任情随事,不主一家,尤其擅长表达自然景物之美。
《溪山落木图》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脱俗,通过“溪山落木正萧萧,野客寻诗破寂寥”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景象。诗中的溪山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逸之情。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追寻诗意生活的愿望,以及诗人在寻找灵感过程中的迷茫和探寻。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溪山落木图》虽然并非一幅画,但它是明代诗人沈周以诗为媒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感受的独特抒发,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这首诗不仅是沈周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