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墅

红桥出水涯,十里北塘赊。
村径通商舶,烟波系钓槎。
竹支茶灶稳,柳护酒旗斜。
况近读书处,时来得看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墅》是清朝诗人汪文柏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寻访北墅的所见所感。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北墅》: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汪文柏(1638~1712),字东光,清代安徽休宁人,原籍浙江桐乡。他是康熙年间官兵马司指挥,后来三载归里。工诗善画,尤以墨兰著称,其艺术成就颇丰。
  • 创作时间:《北墅》这首诗作完成于清康熙间,当时汪文柏作为官兵马司指挥,归隐于故里。
  1. 诗歌内容
  • 自然景观:诗中“停舟寻北墅,缓步绕回廊”两句描写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北墅美景的向往与寻觅之情。
  • 人物活动:诗中“粉羽撩秋草,酲风拾霁阳”等句,生动地刻画了秋风中的景致和游人的心情,体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惬意与放松。
  • 文化元素:诗句“佛香通小阁,人影倒寒塘”等,透露出一种清幽的文化氛围,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闲情逸致的生活方式。
  • 生活情趣:“坦腹思幽榭,苔花满石床”等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北墅》用词精准而富有韵味,如“停舟寻北墅,缓步绕回廊”等句子,既展现了诗人的语言才华,也传达了诗意盎然的艺术美感。
  • 意境营造:整首诗营造了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深情描述,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北墅风光。

《北墅》不仅展示了汪文柏深邃的艺术造诣,更是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北墅风光。这首诗不仅是汪文柏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写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