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姚玄岳玄览堂

芳堤弭棹来宾从,细柳阴中启石门。
几处楼台遥带郭,一丛花竹半成村。
直将流水为词赋,更借啼莺侑酒尊。
尽道德星今夕聚,如何明月在西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集姚玄岳玄览堂》是明代诗人沈玄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意境、主题和艺术特色。

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首句“芳堤弭棹来宾从”展现了诗人与宾客在岸边相聚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接下来的句子“细柳阴中启石门”,则通过细腻地描绘杨柳和石门,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古雅的意境。诗中的“几处楼台遥带郭”,以及“一丛花竹半成村”,进一步丰富了这幅画卷的层次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田园诗境之中。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首诗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首尾两句“直将流水为词赋,更借啼莺侑酒尊”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索。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还可以看出,它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味。例如,“尽道德星今夕聚”可能寓意着诗人对于道德和真理的追求和向往;而“如何明月在西园”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这些深层次的主题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

《集姚玄岳玄览堂》作为明代诗人沈玄华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呈现出独特的美感,更在内容和思想层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