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月出白皛皛,有客载酒浮中流。
琉璃万顷际空碧,白露横江澄素秋。
兴来扣舷歌,吊古情更伤。
英雄不尽意,流恨与江长。
当时曹孟德,谁复识周郎。
舳舻千里来江东,张目视吴吴已空。
谁知死灰还复焰,一霎吹起东南风。
我爱眉山翰墨雄,豪吟月下畴能同。
洞箫吹彻楚云渺,沧海一粟看浮踪。
魏氏经营代炎祚,不值苏家一词赋。
铜台舞榭久荆蓁,落叶纷纷眼前堕。
君不见,江上月,古往今来几圆缺。
君不见,江中流,前人血战后人游。
文章事业总成幻,天地万物见蜉蝣。
不如投却苏子笔,不如折却曹公矛。
沧海鱼己肥,磁瓮酒新篘,木兰之楫沙棠舟。
但愿金尊常盈月常满,夜夜来为赤壁游。
醉里藏真足为乐,何须更梦临皋鹤。
醉中泛赤壁漫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中泛赤壁漫兴》是明代诗人沈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沈升,明浙江海宁人,永乐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其诗歌创作以五言为主,且多有豪逸之气,与同时代其他诗人不同,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学识。
诗歌原文:
东山月出白皛皛,
有客载酒浮中流。
琉璃万顷际空碧,
白露横江澄素秋。
兴来扣舷歌,
吊古情更伤。
英雄不尽意,
流恨与江长。
当时曹孟德,
谁复识周郎。
舳舻千里来江东,
张目视吴吴已空。
谁知死灰还复焰,
一霎吹起东南风。
我爱眉山翰墨雄,
豪吟月下畴能同。
洞箫吹彻楚云渺,
沧海一粟看浮踪。
魏氏经营代炎祚,
不值苏家一词赋。
铜台舞榭久荆蓁,
落叶纷纷眼前堕。
君不见,
江上月,古往今来几圆缺。
君不见,
江中流,前人血战后人游。
文章事业总成幻,
天地万物见蜉蝣。
不如投却苏子笔,
不如折却曹公矛。
沧海鱼己肥,
磁瓮酒新篘,
木兰之楫沙棠舟。
但愿金尊常盈月常满,
夜夜来为赤壁游。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夜中的赤壁美景,引发作者对于历史、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诗中的“吊古”、“流恨”等词汇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英雄的无奈。
- 在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希望借酒消愁,寄情山水之间。这种表达体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诗人通过对比曹操和周瑜的历史形象,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敬仰。
除了上述关于《醉中泛赤壁漫兴》的介绍外,下面补充一些有关该诗的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醉中泛赤壁漫兴》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例如,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白露横江澄素秋”中的“白露横江”象征秋天的到来,而“一霎吹起东南风”则暗示了某种突然的变化。此外,诗中的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
-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是对赤壁风景的描写,更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一种思考。通过对曹操和周瑜的比较,诗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文化感,使读者能够从中体会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度。
《醉中泛赤壁漫兴》不仅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歌的美,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哲学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