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中舍允达

数行遗墨在濒危,临诀从容语不支。
万里此身真梦幻,九原何处尽交期。
谢安欲卧谁相挽,王式虽来事可知。
今日旅魂招不得,匆匆翻恨出山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赏析——王弼《挽王中舍允达》

当提起明代诗人王弼创作的七言律诗《挽王中舍允达》,人们不禁会想到其深刻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挽王中舍允达》以“数行遗墨在濒危,临诀从容语不支。”开篇,便描绘了一幅生死离别的画面。作者通过寥寥数笔,便将人物临终前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而“万里此身真梦幻,九原何处尽交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诗中的“谢安欲卧谁相挽,王式虽来事可知。”更让人深思。这两句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讽刺,更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哲思。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一生追求清静无为的生活,然而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王式则是南朝梁时的名臣,尽管才华横溢,但终究难逃一死。这两句诗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哲理的世界。这种深入浅出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在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统一,更在内容上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王弼的《挽王中舍允达》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作品。它在艺术表现上独具匠心,在思想内涵上深刻独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