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日园梅始盛开

此日常年桃李开,冰蕤初发见溪梅。
也知清好鹭鸶伴,要等风流燕子来。
待月闲情但孤飒,下风小立每迟回。
落英正想孤山道,一尺裙腰厚处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巳日园梅始盛开”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跂所作。王跂的《上巳日园梅始盛开》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内心情感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从诗歌原文出发,诗人描述了每年桃花李花盛开的景象,而今年溪边的梅花初发,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接着,诗人以清高自许的态度,描写了与鹭鸶相伴的美好景象,以及燕子的到来预示着春意盎然。诗人通过对月亮和风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在月光下孤独而潇洒的情感状态,以及在微风中站立时的迟疑不决。最后,诗人想象着自己站在落英缤纷的小路上,沉醉于那孤山道上的景色之中,感受着花瓣堆积如尺裙的沉甸甸的重量。

从诗歌背景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反映个人情趣与志趣的抒情诗。王跂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展现了他的文人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审美情趣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品味,也是明代文人文化氛围的体现。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的形式,节奏鲜明、韵律优美,符合古代诗歌的审美要求。同时,通过对自然界中各种元素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使得整首诗歌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王跂的《上巳日园梅始盛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