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翠楼

永嘉山水妍,达士美如玉。
高阁清且闲,群岑翠可掬。
天台雁荡天际来,远近合踏青莲开。
岚光排闼临书案,黛影当筵落酒杯。
亭亭华盖祥云表,九点晴烟斗山小。
遥窥罗幌入窗凉,近映砚屏山嶂晓。
弦中古操振芳声,镜里脩眉巧画成。
烟开鳌背帘前碧,雨洗螺鬟掌上青。
四时清胜如盘谷,满座高朋霁吟目。
巾舄同盟物外情,房栊不受人间俗。
川原旷野仍逶迤,霞月朝昏映苎衣。
缅想林翁多雅趣,倚栏长咏少陵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掬翠楼》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掬翠楼前水波流,
    白头翁媪拜使者。
    汉官威仪今犹在,
    翠楼依旧人非昔。

  2. 诗歌鉴赏

  • 意象运用:《掬翠楼》中的“翠楼”象征着繁华与美丽,而“水波流”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慨。
  • 主题表达:此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白头翁媪的敬拜情景,反映了南宋时期士人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展示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和待遇。
  • 语言特色:范成大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特别是“掬翠楼前水波流,白头翁媪拜使者。”这两句,用词精准,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感受到历史的氛围和人物的情感。
  1. 文化背景
  • 《掬翠楼》创作于金朝入侵南宋之时,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也受到了巨大影响。范成大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的诗歌往往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苦难。
  • 此诗中“汉官威仪今犹在,翠楼依旧人非昔”一句,揭示了尽管时代变迁,但某些事物或传统仍会保留下来,而人们的身份、地位也随之改变。这种变化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范成大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通过“水波流”这一自然界的现象,隐喻了历史的无情和社会的变化,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
  • 语言精炼:范成大的诗句语言简练有力,每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既符合韵律又能够准确表达情感。如“白头翁媪拜使者”,不仅描述了具体的场景,还体现了人物的情感状态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1. 现代意义
  • 历史教育:通过对《掬翠楼》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这不仅有助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也能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 人生感悟:范成大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主题——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多变。这种感悟对于现代人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意义。

《掬翠楼》不仅是一首表达历史沧桑和个人感慨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它的学习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的丰富多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