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妙峰上人寒翠轩

三山海上开,万木霜中悴。
化城亘古长如春,宝树千章郁寒翠。
寒翠当轩曙气新,蒲团竹几无纤尘。
日迎雪竹影在地,风送雨花香袭人。
玄峰上人抱高节,见性明心坐超忽。
几结三生石上缘,十年独饭山中蕨。
霹雳岩前旧径深,霜天朗月挂珠林。
窗前卧虎依禅寂,钵里降龙听梵音。
东房兀坐山中静,西竺傍通尘外境。
九陌春尘礼磬声,半空海色摇幡影。
天香满室定初回,遥指江南雪放梅。
鸦浴石池延拄锡,鹤归瀛海影浮杯。
野夫曾共西楼宿,竹外素烟茶已熟。
清风两翼共谈禅,愿作双松在深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妙峰上人寒翠轩》是明朝王阜所作的一首诗,其内容丰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景象。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王阜是明朝的一位文人,擅长诗词创作。
  • 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记载,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与思想。
  1. 诗歌原文
  • 三山海上开,万木霜中悴。
  • 化城亘古长如春,宝树千章郁寒翠。
  • 寒翠当轩曙气新,蒲团竹几无纤尘。
  1. 诗歌赏析
  • 诗中提到的“三山”和“万木”,展现了一幅大自然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 “化城”和“宝树”等词汇,寓意深远,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 “寒翠当轩”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寒翠轩周围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 文化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与当时的文人墨客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反映了他们对于自然和文化的思考。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1. 艺术手法
  • 诗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形容词和动词,如“开”、“悴”、“新”,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结构严谨,首句起势宏大,次句描写细腻,最后一句收束,形成了一种起伏有致的节奏感。
  1. 历史影响
  • 作为文学作品,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记录了特定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审美倾向。
  • 在文学史上,它是研究古代文学、特别是明朝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1. 现代应用
  • 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可以作为学习古典文学的工具书使用。
  • 通过了解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题妙峰上人寒翠轩》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是研究古代文学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