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育王上塔

病眼年来慵未开,强持筋力上高台。
野花正在林间发,海鹤初从何处回。
天际两峰飞白日,云中万壑起晴雷。
无端一霎冥冥雨,疑是双龙听法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育王上塔》是一首由明朝诗人王应鹏创作的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明朝的王应鹏,字子美,号南溪,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是一位有影响力的诗人,擅长写诗和绘画,对古代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贡献。
  2. 诗歌原文: 危岫戴宝塔,亭亭起虚空。金铎韵广乐,日夜锵天风。气真逼云汉,兴逸追鸾鸿。嘉有三禅子,超旷栖禅宫。相追不惮远,幽致惟我同。兴尽归一默,人逐归云东。平轩架绝壑,上与绝顶通。沧溟忽破碎,百川竞朝宗。斜阳无远近,山乱高低红。四表倏明晦,变化安可穷。夜深风雨来,阴气夸骄雄。响剧百谷咽,静若一气融。明发石路乾,清韵生寒松。
  3.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登高望远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4. 文化影响: 作为明朝时期的诗歌,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窗口。
  5. 艺术手法: 在艺术表现上,《登育王上塔》也体现了明朝诗歌的特点,如简洁明了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绘等。这些特点使得这首诗能够深入人心,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登育王上塔》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也能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