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王朝士,谋国如苞桑。
良谷非不多,焉用存秕糠。
忾昔宣尼子,栖栖亦绝粮。
鼎烹不足致,时运有阴阳。
义命倘如此,饥来非所伤。
白云思故都,皎月明东方。
安得夙心人,共此今夜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蔼蔼王朝士,谋国如苞桑。
良谷非不多,焉用存秕糠。
忾昔宣尼子,栖栖亦绝粮。
鼎烹不足致,时运有阴阳。
义命倘如此,饥来非所伤。
白云思故都,皎月明东方。
安得夙心人,共此今夜觞。
《和渊明杂诗七首其五》是晋宋之际诗人陶潜的一首诗作。这首诗作于陶潜41岁(永初三年)时,当时陶潜隐居庐山东林寺,与渊明之弟陶渊明、渊明之妹黄粉及诸友游处甚密。
下面是该诗的原文: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此诗写作者闲静地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的时候,偶然间看到南山。他见到南山以后,不禁想起山中树木和房屋的布局;看到太阳渐渐西沉,傍晚的山间一片寂静,只有归巢的鸟儿成群结队地来回飞翔。他觉得这一切是如此的美好,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于是他说:“这里面真正的意思啊,如果要仔细分辨说明,已经不知道怎样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