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沔阳自大梁经裕州因赠三首 其二

湖水回城郭,风流暇日多。
宵追李白泛,时听越人歌。
伐鼓惊鸥鹭,扬桡拂芰荷。
须君为地主,独舸杪秋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沔阳自大梁经裕州因赠三首其二”是明代王廷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作者在经过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和裕州(今河南省禹州市)之间的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以下是关于这首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王廷陈:王廷陈(1484—1560年),明代著名文学家、官员,字稚钦,湖广黄冈人,王廷瞻之兄。他因恃才放恣而屡遭弹劾,最终隐居二十余年,以嗜酒纵倡为乐。
  1. 创作背景
  • 仕途坎坷:王廷陈正德十二年进士,曾选翰林庶吉士,后因谏南巡被罚跪受杖,并因失职怨望被罢归乡里。他在官场上的失意使他选择退隐。
  • 诗歌创作:王廷陈晚年以诗歌抒发情感,其作品中不乏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李沔阳自大梁经裕州因赠三首 其二》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湖水回城郭,风流暇日多。宵追李白泛,时听越人歌。”
  • 译文:湖水环绕着城郭,悠闲的日子让人沉醉。夜晚我效仿李白泛舟江湖,耳边不时传来越地的歌谣。
  1.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中的“湖水回城郭”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湖水与城市景观的和谐交融,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同时,“风流暇日多”表达了诗人对于闲暇时光的珍视。
  • 人文情怀的体现:诗人通过“宵追李白泛”展现了自己对古代诗人李白的仰慕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浪漫的人生态度。“时听越人歌”则反映了诗人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以及与当地人民交流的愉悦。
  • 艺术手法的应用:整首诗运用了对比、象征等艺术手法,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文活动的描写,展示了一幅秋天的画卷,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王廷陈的《李沔阳自大梁经裕州因赠三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也是了解明代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及其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和深化审美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