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窥枫浦,苍苔上石门。
人稀檐雀下,草冷砌虫喧。
竹里开三径,花间倒一尊。
从今延二仲,相与乐丘园。
溪边二客过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溪边二客过访》是明代诗人王廷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溪边二客过访》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田园风光画卷,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
诗的开篇“白露窥枫浦,苍苔上石门”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观。白露时分,枫叶上的露珠折射出微光,如同羞涩的脸庞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娇美,而苍翠的苔藓覆盖着古老的石门,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这样的开篇不仅为全诗奠定了宁静淡雅的基调,也为读者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人稀檐雀下,草冷砌虫喧”两句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意境,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的孤独感与寂寞感。虽然友人稀少,但鸟儿停留在低矮的屋檐上,似乎也在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而寒意中的草和寂静的砖墙间,蟋蟀的鸣叫此起彼伏,更增添了几分清冷与幽静的氛围。这种对比鲜明的描写,让人不禁对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产生深深的共鸣。
随后,“竹里开三径,花间倒一尊”两句则转向了诗意的转折,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景象。竹林深处开辟出三条小径,引向未知的方向;花丛之中,一尊酒杯被随意地倒置,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这里的“三径”与“一尊”形成了数量上的差异,暗示了生活的乐趣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心灵的满足。
“从今延二仲,相与乐丘园”两句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与朋友们从此开始共同享受乡村生活、追求精神愉悦的愿望。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
《溪边二客过访》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与人生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对友情与生活的思考,王廷陈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传达出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这首诗不仅值得深入品味,更值得在生活中去寻找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美好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