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迥临高阁,江湘万里馀。
草边云梦猎,花下武陵渔。
白日山川气,清秋水竹居。
仙踪同霸业,消歇总愁予。
楚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楚眺》是明代王廷陈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而非文学作品。这首诗的作者王廷陈,字稚钦,号王廷瞻,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出生于湖广黄冈,即现在的湖北省黄冈市,是明代中叶的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即擅长诗歌创作和散文书写。
王廷陈的生平经历了从官场到归隐的转变。正德十二年,他进士及第,曾担任翰林庶吉士。因直言进谏而被罚跪受杖,后因失职被罢官回乡。他的晚年生活以酒为伴,啸歌田野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
《楚眺》作为王廷陈的作品,展现了他对楚地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这首诗通过对楚江山川岁暮时的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江在西风激荡下壮观的景象,以及黄昏时分斜晖夕照的景色。同时,诗中穿插点缀着霜岚、明沙、宿莽、行雁、虚林等景物,色彩鲜明,境界开阔。这种描写不仅体现了王廷陈对自然美的敏锐感受,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楚眺》是王廷陈通过诗歌创作所表达的一种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它不仅是王廷陈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明代文人群体文化心态和审美倾向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