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三首 其一 (己未年)

不恨身短恨情长,春去空余树底芳。
恍隔纱窗闻暗佩,欲搴重幕睹明妆。
杯浇翠影神同醉,笔写兰仪语亦香。
汉殿倾城真浪说,生前掩面郁金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史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应试落榜后所写的一首怀古诗。它以历史典故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将历史人物和事件加以艺术加工,赋予它们以现实社会意义,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他们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的本质。

诗中“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两句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这是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评价。他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开创了蜀汉基业,其功绩卓著。然而,他在临终前却嘱咐后主刘禅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小事就去做坏事,不要因为好事就不屑去做。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唐朝天宝元年(742),当时杜甫因避乱入川,来到成都,并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他游览了成都附近的许多地方,其中也包括了他曾经游历过的剑阁一带。在游览过程中,他不禁想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剑门关之战和诸葛亮的故事。于是,他决定创作一首怀古诗,以表达自己对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