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赴廉州

乌府才华羡独贤,北风又上孝廉船。
箧书尚有陈琳檄,行李都无子敬毡。
帆影晓分湘浦月,佩声晴拂隐山烟。
壮游万里须乘兴,好著声名到日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友人赴廉州》是一首明代王敬中所作的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友人北行远行的祝福与期望。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王敬中(约1480年前后在世),字子章,号东山逸史,是明代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多有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
  2. 诗歌原文:乌府才华羡独贤,北风又上孝廉船。箧书尚有陈琳檄,行李都无子敬毡。帆影晓分湘浦月,佩声晴拂隐山烟。壮游万里须乘兴,好著声名到日边。
  3. 诗句解析:乌府才华羡独贤指的是在乌府中,你的才华令人羡艳。北风又上孝廉船,则暗指天气寒冷,但北风吹拂着孝廉船,暗示友人即将踏上远行的旅途。箧书尚有陈琳檄,表示虽然行李中只有陈琳的檄文,但书中的智慧仍足以应对未来的挑战。而帆影晓分湘浦月,则是描绘了清晨时分,帆船的影子映衬着湘浦的月色,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感觉。佩声晴拂隐山烟,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行走时的佩饰声与山间云雾交织的景象。壮游万里须乘兴,意味着朋友此次远行需满怀豪情壮志。好著声名到日边,表达了希望友人在外扬名立万的美好愿望。
  4. 文化意义:《送友人赴廉州》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具有艺术价值,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殷切期盼。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旅行、友情以及个人成长的共同关注,展现了他们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送友人赴廉州》这首诗的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送友人赴廉州》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