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亭八咏为宗人府经黄子中赋 其一 澧陂春涨

春陂昨夜雨,绿水潮来涨。
应有放歌人,濯缨陂水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桥亭八咏为宗人府经黄子中赋 其一 澧陂春涨”是明代诗人王汝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澧水陂塘,昨夜雨后,绿水潮涌的景象。诗中提到应有放歌之人,濯缨于陂水上。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即在宁静的自然中得到心灵的慰藉。

王汝玉(1350—1424),字青城,号青城山人,明初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年少时便以文才出众闻名,十七岁中浙江乡试,后被荐摄郡学教授。永乐初年,王汝玉还曾担任过翰林五经博士,并在《永乐大典》的编纂中有重要贡献。

这首诗作为《桥亭八咏》的一部分,体现了王汝玉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描绘能力。在古代文学中,此类作品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个人的情感世界。因此,王汝玉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大自然的赞颂,也是其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象征表达。

王汝玉的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明代初期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