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略道权上人

长干寺里访清游,花落花开几度秋。
望断碧云人不见,夜深飞梦到扬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略道权上人》是明代诗人王汝玉创作的作品。该诗主要表达了在长干寺中访清游的经历,通过描绘花落花开、望断碧云等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远方扬州的无限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王汝玉,号青城山人,生于明朝,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王汝玉生前颇负诗名,受解缙牵连而获罪病逝于狱中,有《青城山人集》八卷传世。
  2. 作品原文及译文:《寄略道权上人》全文如下:“长干寺里访清游,花落花开几度秋。望断碧云人不见,夜深飞梦到扬州。”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长干寺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孤寂。诗人在寺庙中访清游,目睹了花开花落,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然而,他始终无法找到那位故旧,只能夜深时在梦中飘向扬州,寻找那份久违的温暖。
  3. 作品赏析及评析:这首诗通过对长干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古寺中的孤独与哀愁。诗中的“望断碧云人不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个人情感,又不失历史的厚重感。
  4. 写作背景:据传,此诗作于王汝玉获罪被囚禁期间。他在狱中度过了许多寂寞难耐的日子,只能在夜晚梦见友人,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因此,这首《寄略道权上人》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段凄美的传奇故事。
  5. 文化传承意义:这首诗作为王汝玉的作品,不仅体现了明代诗歌的风貌,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这首诗,后人可以了解到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情感世界,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寄略道权上人》不仅展现了王汝玉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