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观潮图

浙江亭上彩云收,二十年前忆旧游。
正是桂花初发候,月轮飞上海门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钱塘观潮图》是南宋时期由李嵩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钱塘观潮图》描绘了南宋时期杭州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情景。南宋迁都临安后,观潮成为朝野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动,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骄傲。《钱塘观潮图》不仅表现了江水滔滔、波涛汹涌的自然景观,还隐含着作者的爱国思想,通过这种壮观景象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
  2. 艺术特色:《钱塘观潮图》采用了简括的笔法,以排山倒海之势展现江口流入的潮水。画面中没有达官贵人的车马仪仗,也没有吴儿戏水、百姓围观的场景,而是展现了空垣虚榭、烟树凄迷的景象,与平坡远山、上下帆椅相映成趣。这幅画作的作用在于隐喻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思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3. 收藏情况:该画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并有清乾隆题诗、张仁近、杨基题跋以及项子京、清内府、梁清标等收藏印,显示了其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
  4. 展览展示:《钱塘观潮图》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作品之一,不仅在中国国内受到重视,在国际上也有广泛的影响和认可。例如,在2024年4月9日,苏州博物馆展出了另一幅名为《钱塘望潮图》或《钱塘秋潮图》的扇页,尺寸为25.5×25.8厘米,署款“夏 ” 钤收藏印“少师郧国公孙”。

《钱塘观潮图》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深邃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的历史价值,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