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太学胡秀才

胡君家住淮河上,力学养亲无外尚。
挺然自是不凡材,选进岩廊待良匠。
俄从俊秀趋邑庠,旋登胄监朝明光。
璞中良玉发温润,匣底宝剑开锋芒。
大廷求士悬美禄,小大毕收无弃逐。
长安衢路东复西,贵戚权豪列华屋。
侯门投刺岂无媒,独掩书帷生绿苔。
游情肆志究青简,长使功名心似灰。
京华客游春复夏,梦魂忽落孤云下。
飘然请谒赋还家,拜命即行宁俟驾。
一杯相送凤台春,落絮飞花江水滨。
同袍共惜仙舟远,故里争看彩服新。
人生出处何须计,父母俱存真乐事。
渭城歌彻柳青青,极目淮山渺烟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太学胡秀才》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选自《张问陶全集》,原文如下:
送太学胡秀才(清) 张问陶
青袍白衫少年子,黄帽绿衣老儒生。
不须更上长安道,自有风烟入梦中。

此诗为作者赠别好友胡秀才而作。首句写胡秀才的年轻时态,次句写他的老年状态。诗人以”太学”代指科举考试,用青袍白衫、黄帽绿衣等来比喻他少年和老年的不同身份与境况。
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好友未来的祝愿:即使没有再上长安之路(即科考),也自有风烟入梦中,意味着胡秀才的人生将会充满希望。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友人的关怀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