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咏 其五 蓟门烟树

万家杨柳暗春城,曙色微分乳燕鸣。
空翠不随香雾散,清阴犹带晓寒轻。
平川杳霭迷征骑,小苑依微拂去旌。
最是清明看花处,几回吟望独含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京八咏 其五 蓟门烟树》是明代诗人王绂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蓟门地区清晨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京城的宁静与美丽。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作者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1. 作者简介
  • 王绂: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从诗中可感受到其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 诗歌时代背景:明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之一,诗歌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1. 诗句赏析
  • 雉堞微明散曙霞,重重烟树万人家:这句描述了晨曦初照时,城墙上的雉堞透出微弱的光芒,远处层层叠叠的树木在朝阳中显得分外迷人,仿佛是万家灯火的聚集之地。
  • 轮蹄杂遝香尘暗,楼阁空濛酒旆斜:描写了街道上行人车辆络绎不绝,扬起的尘土遮住了视线,而高楼上飘扬的酒旗则随风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繁忙而有序的都市生活气息。
  • 翠柳阴边栖宿雨,绛桃繁处绚晴霞:这两句描绘了雨后翠绿的柳树和鲜艳的桃花,它们点缀着清新的空气,为这个忙碌的世界带来一抹生动的色彩。
  • 都人岁岁清明近,此地寻春竞物华:诗人通过对清明节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1. 文化意义
  • 反映社会生活:通过对城市景观的描绘,反映出明代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
  • 抒发情感体验:诗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使得诗歌不仅是对景物的记录,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

《北京八咏 其五 蓟门烟树》不仅展现了王绂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古典诗歌的美,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文化的营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