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杨州东关戏王时彦 其二

高楼小妇坐吹笙,杨柳春风动远情。
却笑天涯芳草色,青青常是逐人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杨州东关戏王时彦·其二》是一首描绘扬州东关风光和人物情感的七言绝句。此诗由明代诗人王洪所作,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同时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寓意。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王洪,字希范,号毅斋,生于明浙江钱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少年时才思敏捷,在洪武二十九年即考中进士,年仅十八岁。永乐初年进入翰林院任检讨,并参与修撰大型文献《大典》。然而,他因应诏修佛曲遭排挤,未能再进一步得到重用。

  2. 原文与译文:王洪的《过杨州东关戏王时彦·其二》表达了对杨州美景的喜爱和感慨人世变迁的情感。其诗句“高楼小妇坐吹笙,杨柳春风动远情”描绘了扬州城楼上一位女子吹奏笙乐的场景,杨柳随风轻摆,似乎触动了远方游子的离愁别绪。而“却笑天涯芳草色,青青常是逐人行”则以对比的手法,嘲笑着天涯漂泊者的孤独,即使春草青青也不过是被世人匆匆追逐的对象。

  3. 写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朝时期,王洪通过描写扬州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他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对人生旅途中情感纠葛的深刻反思。

王洪的《过杨州东关戏王时彦·其二》是一首诗歌创作的杰作,它不仅展示了王洪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出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和情感的独特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