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除夜梦母舅养素先生

岁华惨淡月朦胧,梦入家中千万重。
一世死生劳想像,五更长短见形容。
壑舟不系应长往,蕉鹿无凭莫再逢。
回首渭阳何处是,城头寒鼓起鼕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丑除夜梦母舅养素先生》是明代诗人王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王绅,字仲缙,浙江义乌人。他的生平经历了多次变迁,曾在洪武二十四年应蜀王之聘为成都府文学;后因求父遗骸未能得到,遂作《滇南恸哭记》。在建文时期,他担任国子博士,并参与了《太祖实录》的修订工作。
  1. 诗词原文
    岁华惨淡月朦胧,梦入家中千万重。
    一世死生劳想像,五更长短见形容。
    壑舟不系应长往,蕉鹿无凭莫再逢。
    回首渭阳何处是,城头寒鼓起鼕鼕。

  2. 诗句解释

  • “岁华惨淡月朦胧”描绘了一种深夜中朦胧月光下的凄凉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 “一世死生劳想像”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深刻理解。
  • “壑舟不系应长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即使没有固定的归属也愿意自由地前行。
  • “蕉鹿无凭莫再逢”则可能寓意着某种理想或信念,即使失去了依靠也应该坚持追求。
  • “回首渭阳何处是”,这句表达了诗人迷茫和寻找方向的情感,对于未来的方向感到困惑和不确定。
  • “城头寒鼓起鼕鼕”则是以听觉形象来表达情感,通过听到城头的鼓声,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岁月的流逝。
  1. 诗歌主题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理想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诗人展现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
  • 诗中还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和个人信仰的追求,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1. 艺术特色
  • 诗歌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1. 历史背景
  • 该诗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的生活也充满了坎坷。
  •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1. 文化传承
  • 《丁丑除夜梦母舅养素先生》不仅是明代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
  1. 鉴赏评价
  • 学者们对于这首诗的评价普遍较高,认为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 诗中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丁丑除夜梦母舅养素先生》不仅是明代的杰出文学作品,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