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昂伏庵禅师

弱龄厌喧嚣,雅志尚玄默。
胡为中年来,奔走倦形役。
一自服官箴,出入不遑息。
鸡鸣走风雨,旅食困朝夕。
山中有高人,端居縳禅寂。
冥观万物表,幽情寓泉石。
道机既云熟,真源谅应涤。
不为尘鞅羁,但恐坐诗癖。
话别华川湄,寒暑忽屡易。
观想三生缘,宁念红尘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昂伏庵禅师》是由明代诗人王绅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王绅,字仲缙,明代浙江义乌人。他是王祎的儿子,王祎在洪武二十四年被征聘为成都府文学,后因事被杀。王绅在十三岁时受业于宋濂弟子,颇有才学,其题斋名为“继志”。
  1. 诗歌原文
    弱龄厌喧嚣,雅志尚玄默。胡为中年来,奔走倦形役。一自服官箴,出入不遑息。鸡鸣走风雨,旅食困朝夕。山中有高人,端居䌸禅寂。冥观万物表,幽情寓泉石。道机既云熟,真源谅应涤。不为尘鞅羁,但恐坐诗癖。话别华川湄,寒暑忽屡易。

  2. 诗歌解析

  • 弱龄厌喧嚣:表达了年少时对纷扰世事的厌倦和向往内心的宁静与深远的思考。
  • 雅志尚玄默:反映了王绅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和深邃的内在静谧。
  • 中年来:暗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体会到人生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
  • 奔波倦形役:描绘了他在官场上的劳累与奔波,无法停歇其身心。
  • 山中有高人:描绘出山中高人的清高与淡泊,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 冥观万物表:体现了他对世界深刻的观察和理解。
  • 道机既云熟:表明他对道家哲学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实践。
  • 真源谅应涤:表示他已经达到了一种清净无染的境界。
  • 不为尘鞅羁:强调了他对于世俗的束缚和诱惑的超然态度。
  • 但恐坐诗癖:表现出他对过度沉迷于文艺创作可能带来的弊端的担忧。
  • 话别华川湄寒暑忽屡易: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时光飞逝的感慨。

王绅在《寄昂伏庵禅师》这首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这首诗不仅是王绅个人精神世界的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一种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