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初有怀呈曾侍讲彭修撰二公

律应清商动,凉生大火流。
梧飘金井露,雁度玉门秋。
爽气消残暑,砧声报远愁。
佳期七夕近,乘月却登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初有怀呈曾侍讲彭修撰二公》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大和三年(829年)九月,当时诗人在长安任监察御史。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自己的孤独感。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

怅分飞兮心断续,思君处兮愁不歇。
春气动兮草木萌,六龙驾兮载玉舆。

彼离人兮皆九泉,惟今朝兮水前席。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楹人不见,双燕舞风闲。琴丝哀纷乱,书帙隐琅玕。

攀条折其荣,窃赠君子冠。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色天下白,丰肌一剑寒。

表示心迹兮谁相知,游宦成兮君独留。
瑟瑟西风至,望君不可期。

赏析:

此诗是元稹为悼念他的朋友曾侍讲、彭修撰而写的。曾侍讲,即曾巩,字子固;彭修撰,即彭汝砺,曾任谏议大夫。两人都是元稹的至交好友。

首联“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画面,秋风起时,白云飘散,草木枯黄,大雁南飞。这两句诗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象征人生的离别和变迁。

颔联“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则是对友情的赞美。兰花和菊花都是高洁的植物,诗人用它们来表达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携佳人兮不能忘”也暗含了对逝去友谊的怀念。

诗人转入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怅分飞兮心断续,思君处兮愁不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痛苦。

颈联“春气动兮草木萌,六龙驾兮载玉舆”则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一景象来反衬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尾联“彼离人兮皆九泉,惟今朝兮水前席”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相聚,共度美好时光。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元稹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