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楼试竹茶炉和韵

楼在空中月在濠,茗炉小试欲生涛。
火兼文武功非易,香泻漪澜品亦高。
六碗通灵容我共,一尊低唱任渠豪。
乘风便为苍生念,何日颠崖命可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来月楼试竹茶炉和韵》是明朝王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1. 作者介绍
  • 王表,明常州府无锡人,字邦正。
  • 嘉靖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升郎中。性好书,终老未尝一日去手,有《读书纪要》、《仕途录要》、《代奕稿》、《消夏编》等。
  1. 诗歌原文
    楼在空中月在濠,茗炉小试欲生涛。
    火兼文武功非易,香泻漪澜品亦高。
    六碗通灵容我共,一尊低唱任渠豪。
    乘风便为苍生念,何日颠崖命可逃。

  2. 主题内容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描述了楼台高耸、月光洒落濠河的美景,以及茗炉中的热气仿佛想要冲破天际的景象。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 文化内涵:通过“火兼文武功非易”和“香泻漪澜品亦高”两句,表达了文人雅士追求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的高远志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推崇和热爱。
  • 人生感悟:诗的最后一句“乘风便为苍生念,何日颠崖命可逃”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苍生(普通民众)的关怀和同情。

这首诗不仅是王表个人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明代文人雅集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更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来月楼试竹茶炉和韵》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学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