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宾月

到处恒存安乐窝,终宵举酒对嫦娥。
庾楼登罢情何限,袁渚游来兴更多。
天上有时还朏朒,人间终是隔烟波。
何如借得星槎便,直入广寒相踏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宾月》是明代诗人王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月亮拟人化,赋予了其独特的情感和性格特点。在这首诗中,“到处恒存安乐窝”象征着作者心中的理想之地,是一个无忧无虑、充满安宁与快乐的地方。这里的“安乐窝”既指物理上的住所,也隐喻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终宵举酒对嫦娥”则展现了诗人与月亮之间的亲密关系。月亮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被赋予美丽与温柔的象征,诗人通过与嫦娥共饮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庾楼登罢情何限,袁渚游来兴更多”两句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在这里,“庾楼”与“袁渚”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场景,而“登罢”与“游来”则暗示着诗人在这些活动中所投入的热情与精力。这种变化不仅展示了诗人情感的起伏,也反映了他对不同事物的感受和体验。

“何如借得星槎便,直入广寒相踏歌”以神话传说中的银河为背景,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愿望。这里提到的“星槎”是古代神话中的飞行工具,而“广寒宫”则是月宫中的宫殿,象征着月亮的神秘和美丽。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借助这样的神力,直接飞向月亮,与它共度美好的时光。《题宾月》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诗意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