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应制 其二

宫阙沉沉昼漏长,步从黄道坐青阳。
六龙整驭天行健,万象含晖地道光。
雨足渐台杨柳色,风回合殿杏花香。
太平有象群方乐,宵旰虽勤也不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应制 其二》是明代诗人王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表达,展现了春天的景象与皇帝的恩泽。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王鏊(1450-1524),字济之,江南吴县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第一,正德初(1506)累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恪。王鏊博学多才,著有《姑苏志》《震泽长语》《春秋词命》《震泽集》《史馀》等。
  1. 诗歌原文
    宫阙沉沉昼漏长,步从黄道坐青阳。
    六龙整驭天行健,万象含晖地道光。
    雨足渐台杨柳色,风回合殿杏花香。

  2. 诗句解析

  • 宫阙沉沉昼漏长:描述皇宫的宏伟和时间在宫中的漫长感。宫阙象征着皇家的权力,而“昼漏长”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步从黄道坐青阳:“黄道”指的是太阳运行的路径,“青阳”则是太阳初升的明亮光芒。这里描绘了皇帝清晨在宫殿中迎接朝阳的情景。
  • 六龙整驭天行健:以“六龙”比喻皇帝,整驭天行表示皇帝驾驭着天地之间的一切,展现出皇帝权力的强大和威严。
  • 万象含晖地道光:这里的“万象”泛指世间万物,而“含晖”则是包含光明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自然界万物生长的美好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 雨足渐台杨柳色:描述了春雨过后,杨柳的颜色变得更加鲜亮,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风回合殿杏花香:杏花开放带来了春天的气息,风回绕在殿堂之间,使得香气四溢。这句话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也反映了宫廷中的宁静和和谐。

《春日应制 其二》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皇帝恩泽的一种颂扬。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皇帝恩泽的深情颂扬,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