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汀漳守备西指挥

几年作镇过龙溪,记得将军旧姓西。
威洗沙尤烽尽灭,政平海国贡初齐。
金山别后多成望,玉洞闲来且自跻。
缓带临戎无一事,花骢时向北风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汀漳守备西指挥》是明朝文学家王鏊所作的一首诗。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一位曾经驻守汀漳地区、威名显赫的将军的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政绩和品德的赞美。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年更号拙叟,以震泽先生为学者所尊称。王鏊出生于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深受后世好评,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视角使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1. 原文节选
  • “几年作镇过龙溪,记得将军旧姓西。”
  • “威扫沙尤烽尽灭,政平海国贡初齐。”
  • “金山别后多成望,玉洞闲来且自跻。”
  • “缓带临戎无一事,花骢时向北风嘶。”
  1. 赏析与评析
  • 历史背景:这首诗反映了明中叶时期地方军事和政治的复杂局势,通过对一位著名将领的描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军事成就和政治风貌。诗中提及的“威扫沙尤烽尽灭”,暗示了该地区在这位将军的治理下,边境得到了有效的安定。
  • 艺术特色:王鏊的诗歌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著称,此诗亦然。诗句直白而不失深意,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

王鏊的《寄汀漳守备西指挥》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诗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军事状况,也展示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中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