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林宴罢岁频更,世事悠悠亦可惊。
黄草峡西哦月上,白蘋洲畔看潮生。
直言自许能扶国,循吏仍知不近名。
章贡今朝人尽喜,廉泉先已为君清。
送同年何汝玉知赣州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同年何汝玉知赣州府》是明朝王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作者王鏊以其深邃的文学造诣和对时事的独到见解,展现了一个文人对于社会现实和政治理想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作者简介:王鏊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名臣,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是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便因其文才而受到广泛赞誉,成化十一年进士及第。作为明朝的一名官员和学者,王鏊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杰出的成就,其文学作品也广受后世推崇。
原文内容:王鏊在《送同年何汝玉知赣州府》中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仕途的复杂心态。他写道:“琼林宴罢岁频更,世事悠悠亦可惊。黄草峡西哦月上,白蘋洲畔看潮生。”通过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历史情境的描绘,诗人不仅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祝福,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作品赏析:王鏊的这首《送同年何汝玉知赣州府》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它还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寓意和个人情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国家大义之中。诗中的“直言自许能扶国,循吏仍知不近名”,反映了作者对正直官员的期望以及对名利看淡的态度,体现了一种超越个人得失、追求政治清明的理想境界。
王鏊的《送同年何汝玉知赣州府》不仅是一篇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更是一幅展现当时社会风貌与文人精神风貌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王鏊的文学才华,还能够深入了解明代的社会背景及其文化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