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东去五湖西,特起高楼枕碧溪。
桐里波光天外小,洞庭山色雨中迷。
人怀范蠡舟难及,地压滕王阁尽低。
犹有仲淹忧不忘,倚阑无语到乌栖。
襟带江湖楼为仲山都宪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襟带江湖楼为仲山都宪作’是一首出自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书楼》。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袁枚对楼的喜爱,以及他希望楼能成为自己与外界交流和交往的平台。同时,也反映了袁枚追求自由、独立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襟带江湖楼为仲山都宪作
我欲结庐在人境,而身神往于山水之间。
但恐一去不复返,便成千古之遗恨。
故作此楼以自娱,亦以慰仲山公之意。
凭高远望,但见江流不息,青山依旧。
楼台倚天边,仿佛似仙居。
楼下繁华如梦,楼上清寂如仙。
此处可以观海,也可以赏月。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常独上高楼,仰望星空。
那繁星点点,宛如无数颗钻石镶嵌在黑暗的夜空中。
它们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却又如此耀眼,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每当清晨醒来时,我常常站在窗前,望着东方初升的太阳。
它缓缓升起,渐渐照亮了整个大地。
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暖意融融。
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我还喜欢在楼中品茶论道。
与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品一口清香的茶水,谈论着世间的种种。
我们畅谈理想、抱负、人生等话题,互相启发、互相激励。
这种交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襟带江湖楼为仲山都宪作”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袁枚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艺术的追求。他用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