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尽日不见山,楼上山来自何处。
中峰独立群峰随,头角森森出林树。
澄湖万顷从中来,浪卷三山欲飞去。
得非奋迅从地出,无乃飞腾自天下。
我来楼上何所为,长日观山与山语。
东风吹醉还吹醒,山自为宾我为主。
静观楼成众山忽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鏊的《静观楼成众山忽见》是明代诗人王鏊创作的一首诗,全文如下:
山居尽日不见山,楼上山来自何处。
中峰独立群峰随,头角森森出林树。
澄湖万顷从中来,浪捲三山欲飞去。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静观楼上所见的壮丽山水景色。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中。诗中的“山”不仅是自然景观,更象征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追求。
王鏊(1450—1524),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王鏊是明代名臣、文学家,十六岁时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他的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等作品。
《静观楼成众山忽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鏊的诗歌才华,也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王鏊的诗歌以简练明快著称,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王鳌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山水田园、历史人物等多种题材,其作品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鏊的《静观楼成众山忽见》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它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界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