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孟仲平坟

祝融祠下仲平坟,走马来寻日已曛。
十载故人凋落尽,空山无处觅机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奠孟仲平坟》是明代诗人王凤云的作品,创作于成化二十年,全诗共四句,每句均为七个字,整体呈现出一种悲凉与哀愁的意境。《奠孟仲平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内涵,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下面将从多个维度对这首诗进行深入解析:

  1. 作者背景:王凤云,字应韶,号虎谷,是明代的一位文学家。他的生平经历丰富,既有仕途上的波折,也有文学创作的成就。在文学上,他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其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

  2. 诗歌原文与解析:《奠孟仲平坟》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时代色彩的诗作。首句“祝融祠下仲平坟”描绘了一幅古祠下的墓地景象,营造出一种庄重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走马来寻日已曛”则表达了诗人为了寻找故人而不惜日夜兼程的情景;末句“十载故人凋落尽,空山无处觅机云”则深刻揭示了故人的逝去与自然景观的孤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无奈。

  3. 主题分析: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遗迹、缅怀故人、表达哀愁,构建了一个充满怀旧之情的意境。它不仅是对一个具体人物的怀念,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反思和感慨。诗人通过对故人的追忆,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奠孟仲平坟》不仅体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人生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不断研究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