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 其二 (江西诗。正德己卯年,奉敕往福建处叛军。至丰城,遭宸濠之变,趋还吉安,集兵平之。八月,升副都御史,巡按江西作)

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
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根据您提供的链接内容,《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其二》是明代著名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王守仁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1. 诗人简介: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不仅是一位儒学大师,还是一位深谙兵法的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阳明心学”,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歌背景:诗作创作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王守仁因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杰出表现而受到皇帝的重用,并担任了重要的官职。在此期间,他不仅处理国家大事,还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3. 主题分析:《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其二》通过描绘作者对人生和自我认知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一种对真理与真相的追求。诗中的“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暗示了一种对外界表象的质疑,以及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

  4. 艺术特色:王守仁的诗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比喻等手法,通过对比明镜与明镜台,表达了对真理和真相的探寻,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哲学的探索。

  5. 历史影响:王守仁的诗词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录于多种古籍中,成为研究其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

《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其二》是王守仁作为一位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是王守仁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