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日诸僚宴集二首 其二

玉树良朋集,欢歌晚未收。
应时传角黍,随俗荐蒲瓯。
层阁超尘响,清江醒醉眸。
昔贤鹦鹉会,悽断藕花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端阳日诸僚宴集二首 其二》赏析

王廷相,明代诗人,其作品《端阳日诸僚宴集二首·其二》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文学风格。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玉树良朋集,欢歌晚未收。
应时传角黍,随俗荐蒲瓯。
层阁超尘响,清江醒醉眸。
昔贤鹦鹉会,悽断藕花洲。

诗中的“玉树良朋集”,用玉树比喻才华出众的朋友,形象地描绘了宴会的场景,朋友间的友谊和才华汇聚一堂,令人感到欢愉。接着诗句“应时传角黍”,指的是按照传统习俗传递美食角黍,反映了节日的庆祝方式和对美食的喜爱。此外,“随俗荐蒲瓯”,则是描述按照当地习俗准备饮品,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和遵循。

第三句“层阁超尘响”中,“层阁”可能是指高耸的建筑,象征着地位或权力的象征;“超尘响”则表达了声音超越尘世的境界,寓意着宴会中的人们心情愉悦,远离尘嚣。接下来的两句“清江醒醉眸”,“昔贤鹦鹉会”,分别描述了江水清澈、使人清醒的景象以及与古代贤人的聚会,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情感。

最后一句“凄断藕花洲”,则以凄美的情感结尾,联想到了古代贤人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及宋代苏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透露出作者对于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感慨。

我们可以领略到王廷相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他的诗歌不仅在艺术表达上达到了高度的成就,也在思想和情感上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示。

相关推荐